近日,武汉大学陈朝吉教授联合湖北工业大学胡培教授、韩国延世大学Sang-Young Lee教授从把握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出发,系统地总结并讨论了宽温域凝胶电解质的设计原则、可行性、成本和环境影响等一系列因素以及当前取得的重要进展;最后,该综述对宽温凝胶电解质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在材料科学、先进表征、人工智能和环境等方面的创新研究进行展望,对于帮助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全面了解凝胶电解质的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工作以“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toward Wide-Temperature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IF=46.2。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Xiaoyan Zhou、Yifang Zhou、Le Yu,共同通讯作者为Chaoji Chen、Pei Hu、Sang-Young Lee。
图2.基于液体、凝胶和全固态电解质体系实现宽温域二次电池相关研究工作的年度发表情况 对于电解质而言,温度对其自身性质和其与电极界面相关性质都具有显著影响,当温度超出电解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时,电解质会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如高温氧化分解)或物理变化(如低温环境中凝固导致电导率骤降)导致电池性能迅速失效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因此,适用于宽温域二次电池的凝胶电解质须具备高的离子电导率、高的目标离子迁移数、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抗冻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从二次电池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凝胶电解质还应继续朝着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等方向发展。通过全面分析总结过去相关研究成果及现实需求,该综述首次尝试对其中部分性能指标进行了量化,提出满足低温应用需求的凝胶电解质在−20 ℃下离子电导率应大于1 mS cm−1;对于电池低温和倍率性能至为关键的锂离子迁移数合理的目标应该在0.5~0.7之间。